老年人疾病有很多种,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等,我们今天重点谈一谈老年人如何在早期发现这些疾病的征兆,提高老年人预防疾病的风险意识。 01老年人的血管性疾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血管病变有关,所以现在医学十分重视血管健康。 重视血管,首先要会测量血压,如果老年人出现了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失眠、烦躁,有的时候感觉到特别疲乏,这就有可能提示我们血压异常,头部的涨痛可能是血压升高的第一个症状。 提问1:哪些人是高血压发生的高危人群?肥胖、饮食偏咸、大量饮酒、精神紧张、性格急躁的老年人。此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老年人。这一部分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血压,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提问2:老年人怎样了解自己的血压?如何界定它是血压正常,正常临界,或者是血压升高?血压如果高压(收缩压)小…
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这一时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向父母、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减少和控制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
通常来说,药品说明书都会写有药品的保存条件,这些常用术语有“常温”、“冷藏”、“阴凉”等。如果发现说明书上写了冷藏,那就说明这些药品放在冰箱里保存比较妥当。千万不要放在冷冻室!1.需冷藏的部分外用药。如滴眼液、滴鼻药、滴耳液、洗剂应该放在冰箱。这类药物温度高的条件下容易变质,放在冰箱冷藏可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不过,并不是上面所述的外用药都可放在冰箱里。不同药品成分,对储放要求不一样。比如同为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就可以常温下保存。归根结底,看准说明书很关键,不要急着扔掉。2.栓剂。栓剂一般指的是放在人体腔道发挥治疗作用的固体剂型,一般有退热剂或是女性用的阴道栓。栓剂在正常体温下会溶解,并且释放药物。这类药物适合放在冰箱里保存,避免在体外软化而失去药效。3.胰岛素。胰岛素稳定性容易受到温度、光照等情…
一、环境治理,治“水”为先许多人认为蚊子都是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所以只要关好纱窗并且采用一定的驱蚊、杀蚊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家居防蚊在“守紧门户”的同时,首先应该从治理室内适宜滋生蚊子的环境入手,以免其在家中“开枝散叶”。蚊子的一生经过卵、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都是在水中度过,所以清除积水才是杜绝蚊患的根本。消除蚊子生存空间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1、 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换一次水,并避免花盆底部盘碟积水。2、 防止地漏、下水道等处积水。如积水,在处理时可以投放一些浓度为1%双硫磷杀孑孓沙粒剂,一次投药可维持20天左右。3、 注意检查家中经常存水的容器,尽量都盖上盖子。再有,不要把易拉罐、矿泉水瓶、鸡蛋壳等容易积水的垃圾乱扔,垃圾桶最好也有盖子。4、 如果室内长期无人…
1.古人提倡“过午不食”。“过午不食”更多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作为养生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专家认为,一日三餐久经考验,符合人体规律,不可随意打乱。2.晚饭吃太多,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如果不吃晚饭的初衷是减少肠胃负担,减少热能堆积,似乎还有些科学性。不过若能做到恰当的饮食,合理地运动,即使吃晚饭,也不会堆积脂肪。因此,大家没必要太走极端。3.饥饿可促使吞噬细胞清理体内垃圾。这个说法不太科学。人体饥饿时,细胞也处于一种“萎缩”状态,没有能力去吞噬有害细胞,反而会受到损害。此外,不吃晚饭容易诱发低血糖,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4.饥饿状态下才能分泌大量消化液。这个说法实在离谱。进食才会刺激消化腺分泌大量消化液,人体在饥饿状态下,器官分泌消化液的功能相对处于“封闭”状态。从…
1.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释义: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扩张、体内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发体内热量。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发生中暑。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2.中暑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甚至死亡。释义: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
晚餐的食物搭配很有讲究。不少人认为晚餐要吃少,而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多吃会发胖,于是不吃主食,但这样反而可能缩短寿命!1.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碳水化合物被肠道吸收后会变成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占到总能量的60%。如果缺乏碳水化合物,不仅会营养不良,还可能削弱各器官功能。2.替代物质加重代谢负担主食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如果晚餐缺少主食,就只能用脂肪和蛋白质等来代替。但脂肪分解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类物质,长期摄入过多,对机体有轻微毒害性。而蛋白质的代谢更加复杂,长期食用过多不仅容易增加机体代谢负担,还容易产生像尿素氮这类的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过多时容易损伤肝肾功能。总之,再好的食物,都得保持适量,均衡饮食。3.影响血糖水平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后会影响人体的血糖水平,若葡萄糖匮乏,则容易引起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