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22时16分,随着航班平稳落地,第30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全体队员圆满完成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助任务,平安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晋普、国合处处长刘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鹏,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副院长侯晓彤,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队员所在科室负责人及队员家属,前往机场迎接队员们回家。
据了解,第30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于2023年9月4日奔赴非洲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在中几友好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医疗队涵盖了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中医理疗科、麻醉手术中心、医学影像科、综合超声科、药事部、检验科等16个专业科室的临床、医技专家,还有2名队员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选派的卫生政策专家与公共卫生专家。
在几内亚的5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克服了环境恶劣、语言障碍、医疗资源匮乏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他们,每天参加中几友好医院早交班,深入各科室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医院建章立制,开展医疗技术培训;他们,为抢救枪伤的同胞,在手术台通宵达旦奋战十余小时,成功挽救垂危的生命;他们,为遭遇车祸的华人同胞紧急手术修复破碎的颈椎,创造了从全身瘫痪到下地走路的医学奇迹;他们,为急性心梗患者第一时间放置支架,开通血管;他们,在疟疾高发季接诊重症疟疾患者,日夜守护,无一例重症疟疾死亡病例;他们为饱受病痛折磨的几内亚老人取出巨大脾脏,为受刀伤的几内亚记者接上断裂的动脉,为骨盆粉碎性骨折的几内亚女孩亲手缝制腹带;为年幼的几内亚儿童实施高难度的神经外科手术……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让中国医术在几内亚“落地开花”,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在队长宋现涛的带领下,第30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在中几友好医院建立了几内亚首个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绿色通道,可在最短时间内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急诊脑血管造影和脑出血急性颅脑外科手术,大幅提升了几内亚当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和水平。在全力构建“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诊疗中心”的过程中,医疗队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技术交流和科室合作,为几内亚培养了大量本土技术人才。任务期间,中国医疗队共计主刀实施手术534台次,参与诊疗急诊1530人次,住院患者1992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77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254次,累计带教培训943人次。其中,累计主刀外科手术472例,其中四级手术212台,包括首例胸腔镜手术、首例颅内巨大血管外皮细胞瘤切除术等60台手术,在当地均属首次开展,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医学空白;仅2024年,中几友好医院外科手术量便较上一年增长了28%。同时,累计完成心内、神经、外周介入手术62台,其中有8类介入手术在中几友好医院属首次开展,包括首例规范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首例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成型术等。这些手术不仅成为中国医疗队为几内亚引入高端介入治疗技术的生动示范,更为几内亚开展类似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模板。中国医疗队还在影像、超声和检验等医技科室累计完成检查9188例次,开展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305例次。
此外,中国医疗队的到来,无数次让在几华人同胞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与守护。队员们先后多次走进华人企业、中资机构,开展疟疾、结石等疾病的防治讲座,为远离首都的驻地工人筛查结石,为企业职工培训心肺复苏急救方法,为矿山工人在工地现场提供巡诊咨询和治疗。他们开设的驻地门诊值班电话,成为了24小时不打烊的“生命专线”。工作中,队员们发现一些外伤、骨折或突发急症的华人患者就诊时饱受交通不便和病痛折磨,中几友好医院夜间手术室并不常规开放,而医疗队驻地也没有一间像样的处置室。于是,中国医疗队全员出动,在驻地门诊打造了一间能够提供专业、及时外科治疗且24小时服务的外科处置室。就这样,在这小小的驻地门诊,队员们完成过首例断指再植术,抢救过病情危重的急性脓胸华人患者……累计接诊华人患者834人次,开展创伤外科手术22台,处置外伤患者50余例。
中国医疗队还积极通过举办论坛、学术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他们协助中几友好医院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成功举办“心脑血管一体化诊疗峰会暨中国-西非医学论坛2024”,吸引了来自中几友好医院、东卡医院、尼亚斯丁医院和几内亚国际诊所等多家医院的178名医学专家参会。治病救人的同时,队员们还肩负着文化使者的职责,他们多次受邀走访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科纳克里大学医学院、几内亚卫生职业学校等地,向当地学生展示中医独特魅力,传授疾病预防知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文化交流和医疗教育培训活动。第30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兑现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大爱与担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通讯员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