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成功承办“一带一路”心胸麻醉国际学术交流会
2025年4月8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话心胸麻醉,筑健康丝路论坛暨2025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圆满落幕。会议以“深化国际医疗合作,共促麻醉学科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安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王晟担任会议主席,邀请了诸多国内麻醉领域知名专家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沙特、格鲁吉亚、伊拉克、斐济等多个亚太地区国家的二十余名麻醉专家共同参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医疗领域的国际合作成为重要议题。北京安贞医院麻醉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本次论坛旨在搭建跨学科、跨国界的高质量学术平台,推动智慧医疗创新成果共享,助力全球麻醉事业协同发展。
会议由北京安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王晟担任主席。开幕式上,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委黄宇光教授与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法人、常务副会长敖虎山教授分别致辞,强调国际交流对学科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深化区域合作寄予厚望。
会议设置三大专题环节,聚焦学科热点:
学科发展与区域协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敖虎山教授系统梳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的发展历程与使命;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阿尔迪·赫里瓦迪托教授分享印度尼西亚心血管麻醉现状,并推介2025年ASCA国际会议,呼吁亚太同行共谋发展。
质量提升与技术创新
北京协和医学院黄宇光教授以《中国麻醉:超越安全、追求更高质量》为题,剖析毒麻药物使用与监管新思路;马来西亚国家心脏中心苏哈尼·卡迪曼教授结合真实世界数据,提出分享ICU管理优化策略。
智慧医疗与临床应用
南京市第一医院史宏伟教授展示中国心血管麻醉专科培训体系建设的创新成果;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尹锡埈教授探讨人工智能在心脏麻醉中的应用前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教授介绍高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艾司氯胺酮在脑保护中的应用价值,引发广泛讨论。
每节专题后设置讨论环节,分别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玮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林培容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穆东亮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薛富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古岩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向阳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袁素教授等中外专家围绕麻醉安全、技术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特别设置北京安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实地参访环节,由金沐教授、林培容教授、李书闻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听取了侯宇希医生、蔡雨琦医生关于北京安贞医院及麻醉科发展历程的专题介绍,并分组进入手术区域,围绕心脏手术术中血液保护技术、漂浮导管监测、脑氧监测应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管理等核心技术展开深度交流与实操观摩,实现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次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会议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心血管麻醉领域的经验互鉴与技术对接,为促进亚太地区心血管麻醉领域医疗资源整合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为提升亚太麻醉诊疗水平提供持续动力。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助力构建“健康丝绸之路”,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承办方,本次会议得到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军的高度重视,为会议顺利举行做出重要指示。未来,北京安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将依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速创新技术落地应用,为提升亚洲地区心胸血管麻醉诊疗水平贡献“安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