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呛,常称为“噎食”或“食噎”,是指食物阻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某一下窄处,甚至误入气管而引起的呛咳、呼吸困难、窒息。民间常说的“噎食”主要指大块食物致使气道阻塞,医学上称为老年性食管运动障碍,又称老年性噎食。因噎食致死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75%左右为老年人。据近年报道,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 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的第6位。
一、 噎呛病因
1. 衰老:牙病或者牙齿残缺,咀嚼能力大大下降,吃大块食物特别是禽肉类食物时,不易将肉块咬碎,常常囫囵吞下,这是造成噎食最常见原因;咽喉部感觉减退、吞咽咳嗽的反射降低等也是造成也是的常见原因。
2. 疾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脑部病变;多脏器的慢性病变;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贲门痉挛、反流性食管炎,舌咽、迷走神经的双侧运动纤维或神经核受损等,均引起吞咽功能障碍。
3. 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神志模糊、谵妄、痴呆、视力下降等使老年人的注意力下降。
4. 其他:吞食过快、进食过快、食物过硬或过黏、边进食边说话、饮酒过量、精神疲倦等。
二、 诊断要点
1. 进食时突然出现不能说话、欲说无声。
2. 进食时出现剧烈呛咳、咳嗽间歇有喘鸣音,欲用力咳嗽而咳嗽不出。
3. 不能呼吸,出现窒息性的痛苦表现,且常用手按住颈部。
4.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急救处理,会出现吸气呼吸困难,严重出现三凹征;烦躁不安;水肿;眼结膜点状出血;皮肤、嘴唇和指甲发青;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三、 噎呛的预防措施
1. 食物避免有鱼刺、骨头等容易噎呛的食物、避免黏性较强的食物如年糕,同时避免食物过冷或过热,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半流质饮食。对偶有呛咳的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种类,以细、碎、软为原则,且温度适宜。
2. 进食注意事项进食时指导患者细嚼慢咽,对于进食慢的患者,配餐员可将餐盘留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鼓励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可用汤匙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患者吞咽下,张口确认无误后再送入食物。
3. 进食体位尽量取坐位,上身前倾15°,卧床患者进餐后,不要过早放低床头。
² 噎呛的评估---洼田饮水试验
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1级:能顺利地1次咽下;
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的咽下;
3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 分2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
5级:全量咽下,频频呛咳。
² 蛙田饮水试验的注意事项
1. 专人负责;
2. 做饮水试验时,不要告诉患者,避免患者进紧张,影响实验分级;
3. 测试者给患者喂水或告诉家属喂水时,剂量要准确,并根据患者平时呛咳的情况决定喝水的方法以免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觉。
² 噎呛急救措施---海氏急救法
1. 意识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害其肋骨)。
2. 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机脐上的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挤出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它异物)上移并被驱出。这一急救法称为“余气冲击法”。
3. 如果无效,隔几秒种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4. 海氏法还可以用来自救。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说话呼救,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背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上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卡住气管的食物被冲出。
上一篇: 老年综合征之——老年便秘
下一篇: 老年综合症之——老年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