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悄悄攀升,我们的身体内部正经历着一场“甜蜜风暴”——超重和肥胖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血糖平衡的精密系统,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1. 脂肪细胞的“叛逆”多余的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并非安静的能量仓库,它们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就像“代谢噪音”,干扰胰岛素的工作效率,形成“胰岛素抵抗”,而钥匙(胰岛素)难以打开细胞大门,血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只能滞留血液中。2. 胰腺的“过劳危机”为应对持续高血糖,胰岛β细胞不得不超负荷分泌胰岛素。就像长期996的“打工人”,最终会疲惫不堪。研究显示,肥胖者胰岛功能衰退速度比体重正常者快2-3倍,这正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3. 血糖的“死亡螺旋”高血糖本身又会损伤胰岛细胞,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肥胖者常伴随“脂肪肝”,肝脏过量输出葡萄糖,进一步推高…
一、心脏的“超负荷”危机想象一下,每天背着20公斤的沙袋生活是什么感觉?心脏的感受也类似。体重增加后,心脏必须更用力地泵血,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变厚、弹性下降,最终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研究发现,BMI(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2,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约30%-40%。很多肥胖者年轻时没有症状,但心脏已经在“默默受伤”。二、血管里的“定时炸弹”肥胖常伴随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这三者会加速血管硬化,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可能堵塞心脏血管,导致心梗,或者堵塞脑部血管,引发中风。三、肥胖带来的“隐形杀手”1. 睡眠呼吸暂停:很多肥胖者睡觉时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心脏被迫更拼命工作,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房颤),甚至猝死。2. 胰岛素抵抗:肥胖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
现代生活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但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多余的体重不仅影响外观,更会默默伤害我们的关节。关节就像身体的“轴承”,长期承受过重的负荷,会加速磨损,引发疼痛和活动障碍。一、体重如何伤害关节?1.机械压力倍增膝关节在站立时承受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2倍,上下楼梯时可达3-4倍。举个例子,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膝盖在爬楼梯时可能承受超过300公斤的压力!长期超负荷工作,关节软骨会像“磨薄的轮胎”一样逐渐退化,最终导致骨关节炎。2.炎症推波助澜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库,还会分泌促炎物质。这些物质像“慢性火苗”,持续刺激关节,加剧肿胀和疼痛,甚至加速软骨破坏。研究表明,肥胖者患膝关节炎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4-7倍。二、哪些关节最易受伤?-膝关节: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肥胖者中约1/3会出现膝关节炎。-髋…
现代生活中,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普遍,但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可能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隐形杀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重超标都会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生育能力。一、女性:激素失衡与排卵障碍脂肪组织并非只是能量储存库,它还会分泌雌激素。当体重超标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抑制大脑释放促排卵激素(如FSH和LH),导致月经紊乱、排卵减少甚至停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约50%伴有肥胖,进一步加重不孕风险。此外,肥胖女性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这不仅会加剧内分泌紊乱,还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病变,降低胚胎着床成功率。即使成功怀孕,肥胖也会增加流产、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风险。二、男性:精子质量下降肥胖对男性的生育力同样有显著影响。脂肪堆积会促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睾酮水平下降,影响精子生成。研究显示,肥胖男性的精子…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本届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要求,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营养健康目标,北京安贞医院立足全民健康需求,将于2025年5月21日组织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营养科、减重外科、心脏内科、临床心理科、中医理疗科、健康管理中心等多科室联合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公众普遍关注的营养误区、慢性病防控与体重管理问题,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线上直播等形式,全方位普及“吃动平衡”核心知识,推动全民树立“健康体重,从我做起”的主动健康意识,助力公众实现体重精准管理。一、活动主题与宗旨主题: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口号: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宗旨:1. 普及科学饮食与运动知识,倡导“吃动平衡”理念。 2. 提供个性化健康…
一、春季花粉过敏由风媒传粉植物引起,影响鼻腔、眼结膜和气道,可能引发哮喘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和心理健康影响大。花粉过敏症(pollinosis)又称花粉症,是一类由致敏花粉诱发的、主要由IgE介导的非感染性炎症疾病。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主要由风媒传粉的树木类植物引起。这些植物释放大量花粉,导致人群过敏反应,不仅影响鼻腔黏膜和眼结膜,还可能深入气道引发过敏性哮喘。例如,在雷暴天气中,当较高浓度的花粉悬浮在空气中,雷电等气象条件促进花粉破裂,花粉释放出细小颗粒的过敏原引发哮喘等并发症。花粉过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同时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给医疗系统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二、北京春季花粉浓度高峰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易感人群需提前防护,如关注花粉预报、减少外出、佩戴防护用品、使用花粉阻…
一、健康危害:触目惊心l 吸烟者: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69种致癌物,可导致肺癌、心脏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l 二手烟暴露者:二手烟同样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可导致肺癌、心脏病等疾病。l 三手烟危害:烟草残留物会附着在衣物、家具等表面,持续释放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二、环境危害:不容忽视l 资源消耗:烟草种植需要大量土地、水资源和木材,加剧森林砍伐和水资源短缺,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l 化学污染:烟草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会污染土壤和水源。l 烟头污染:烟头是最常见的垃圾之一,难以降解,含有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害野生动物。三、经济危害:损失巨大l 医疗成本:烟草相关疾病给全球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l 生产力损失:吸烟者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健康人主要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排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人体除头发和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即肺结核。肺结核的病变通常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 肺结核对个体健康和公众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对于个体而言,如果肺结核患者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彻底,肺部的结核病变不会自愈,反而会反复恶化和扩散,导致病程延长,形成空洞和纤维化,从而严重损害肺组织和肺功能。对于公众健康而言,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这些带菌飞沫后可能会受到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增加了结核病的传染风险。据估计,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
在生活里,不少人都有过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的经历,像是入睡困难、夜里总醒、早上醒得太早或白天犯困等。多数人可能觉得这不是大事,顶多白天没精神。但实际上,睡眠问题和心血管健康关系紧密,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这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睡眠障碍引发高血压睡眠和血压的关系十分微妙。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会逐渐放松,血压也会随之下降,通常会比白天的血压低10%-20%,这就是正常的“勺型血压”变化规律。可一旦睡眠出现障碍,这种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就会被打破。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这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情况。每一次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身体短暂缺氧,这时身体就像拉响了警报,交感…
2025年3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今年,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帮助大家远离睡眠障碍,拥抱健康生活!您是否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否被失眠、打鼾等问题困扰?这些可能都是睡眠障碍发出的信号!睡眠,占据了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是身体修复、能量补充的关键时期,更是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基石。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障碍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一大隐患。数据显示,我国失眠人群数量庞大,慢性失眠者比例居高不下。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疾病也呈现出高发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与心血管疾病、…
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一、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认知和记忆力有重要作用。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受自身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特别是昼夜节律的影响。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对维持神经、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免疫、精神心理等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睡眠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认知与记忆能力。二、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需睡眠时长不同,且因人而异,良好睡眠常表现为醒来后感到精神充沛、心情愉悦。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0-3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3-18小时,4-11月龄婴儿12-16小时,1-2岁幼儿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中小学生8-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6-7小时。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睡眠的关键…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开启了首都无烟环境建设的新篇章。10年来,北京市控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场所吸烟率大幅下降,市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无烟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根据监测数据表明,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成人吸烟率从2014年的23.4%下降到2023年的19.9%,特别是男性吸烟率从43.2%下降到36.6%。各类场所二手烟暴露情况改善:各类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均有下降,如餐馆从65.7%下降到37.4%,政府大楼从19.7%下降到6.6%,医疗机构从12.8%下降到4.6%。家庭二手烟暴露率从39.8%下降到29.6%。戒烟率从2014年14.9%提升至29.6%,增加了一倍。十年征程,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巩固和扩大控烟成果,为建设健康北京、无烟中国贡献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北京市…